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网络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网络,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走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及控制中心的电话号码。据说,连梅杰首相的私人电话号码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岁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线路,进入到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漫游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这名青年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方电脑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漫游,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这位“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引起轰动的网络“黑客”案中,还有一起令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电脑网络,破解了美军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国军事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国军方震惊不已。上面这些事件说明,随着全球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等都将会变得更易受敌对国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说,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袭击,特别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更是如此。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袭击,平均每天达14次以上;而作为拥有12万个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则在目前以至未来所面临的威胁将会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网络,浏览了里面的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使巴格达斡旋成功使美国的“沙漠惊雷”没能炸响,而一场对付“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公布,在过去的两星期里,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网络连续遭到计算机“黑客”系统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消息立即成为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光顾了11个非保密军事网络,其中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网络和7个空军计算机网络,网上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黑客”们浏览了这些信息后,在网络里安插了一个名为“陷井盖儿”的程序。安插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进出这些网络。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的袭击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但这次不同于往常。“黑客”们似乎在打擂台,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比试高低。哈姆雷说,这是五角大楼迄今发现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网络入侵事件,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名叫Netdex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公司。它规模不大,只有3000用户。“黑客”们就是在这儿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总经理比尔·赞恩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了,立即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茨堡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CERT)。
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网络人员经过几星期跟踪调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来可以堵上操作系统中的漏洞,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把门继续敞开“一会儿”。这一敞就是6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旧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一天24小时密切监视着入侵者在网上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地指向美国政府、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址。起初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联邦调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踪。2月25日,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侦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证,分乘6辆小汽车,向旧金山以北120公里、仅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进发。
晚上8时30分左右,一干人马抵达这个青山环抱的小镇。在当地警察的支援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座平房住宅。他们冲进屋内,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入侵五角大楼的非保密计算机网络!
在搜查过程中,镇上的警察封锁了镇中心南边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这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由于这两个男孩的年龄太小,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收缴了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道参加了计算机学习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连计算机专家也感到吃惊。赞恩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他们进行在线战争。我们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使劲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快到我们来不及消除这些文档。”
但联邦调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迹象表明,这些少年“黑客”的后面还有一只“黑手”。
赞恩说,他通过分析注意到几种不同的“黑客”行动方式。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术惊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业余者才会犯的错误。这就是说,有更高级的专家向这些孩子提供入侵计算机网络的工具。他说,“黑客”并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口令的人。他们编写并使用别人计算机的程序。另外,赞思曾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垃圾。他说,“这些人行事有条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说这事(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仅仅是几个毛孩子干的,我会感到非常吃惊。肯定还有人,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以色列警方于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及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电脑“黑客”。
这名以色列超级电脑“黑客”现年18岁,其网上用户名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同时还逮捕了另两名18岁的同谋。
“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分析家”真名为埃胡德·特纳勃。美国司法部长雷诺说,“分析家”的被捕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电脑系统的“黑客”发出的警告。美国对此类电脑袭击事件十分重视。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个超级电脑“黑客”展开了调查,并向以方提供情报,最终协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们估计“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日前逮捕的两名加利福尼亚少年的网上导师。美国五角大楼说,这批电脑“黑客”侵袭的对象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及工资表。加州索诺马镇被捕的两名少年中一个称,他已进入了200个美国学院电脑系统。
由于同一系统资源共享,侵袭非机密系统也可能调出机密资料,因此以“分析家”为首的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国国防部大为不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汉姆莱说,这是至今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电脑入侵案。
美国电脑专家丹·贾斯帕与加州圣罗萨的一个网络服务商首先发现了这个网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贾斯帕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查获了据称是“分析家”指导下的两个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家”及其同伙被拘押在特拉维夫南郊的贝特亚姆警察局。警方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的采访时称,他入侵电脑系统并不犯法,甚至对侵袭对象“有益无害”。“分析家”说,他经常帮助他侵袭的服务器修补漏洞,他暗示“一个有恶意的‘黑客’所做的则远胜于此。”
至此,海湾战争期间对美国五角大楼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使人们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专门开发对付病毒方法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所罗门认为:“不论你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办法进去。”美国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力。”这说明,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网络“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敌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难对付也要想办法对付。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装密码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由40位信息量组成的程序,可分别为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加密,使用简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来,这种密码软件接二连三地数次被破译,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仍被两名对密码学感兴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们已经把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钥”,以使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达到信赖的程度。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黑客”袭击案例的增多,美军在加强电脑网络防护能力、防止外来“黑客”入侵的同时,又在积极筹建“主动式黑客”部队,即组建一支类似“黑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战士”,这些“网络战士”将以计算机为武器,用键盘来瘫痪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破坏敌人的财源,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
除美国外,目前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维和行动权,它进驻波黑后的首项任务就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网络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这柄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
1、首先建议切断网络链接,避免黑客利用网络载体,继续发起入侵。
2、尽快转走电脑内的秘密性文档资料,建议在断网情况下,用移动硬盘、U盘进行转移。
3、请精通电脑的专业维修人员检查问题,及时排除故障。
4、及时报警。为了避免机密被窃取,建议尽快向公安机关网络安全部门报警。将不法黑恶绳之以法。
5、重新安装系统或更换计算机设备。在不能确保是否还存在黑客入侵行为时,建议不要继续使用被入侵的计算机。待重新更换设备或安装系统后再使用。
6、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处理。如果杀毒软件能将问题排除的话,也可以自行安装杀毒软件杀毒处理。
一般大多数用户喜欢在各个场合用同一密码。比如邮箱和魔兽世界的密码一样,甚至帐号也一样。且大多数用户在注册时填写的“密码提示问题”过于简单。一般网站遗忘密码取回的流程是:填写帐号,填写生日,填写密码提示问题的答案。帐号就是用户的邮件帐号,生日一般用户会在论坛或个人信息中暴露,或者直接暴力破解,第三步一般用户的答案都非常简单。我见过“提示问题”是111,我在答案上填写111或222就进去了。进入邮箱后一般会有用户在其他网站上的注册信息资料,根据资料里的内容轻而易举的获得密码。
黑客入侵15万个监控摄像头,很多企业中招,包括最著名的电动汽车领头公司,特斯拉的生产车间,还有肯德基,公共服务行业的包括,医院,警局,监狱等等都中招了。不过这次并没有涉及到很多的私密信息,特斯拉也对这些视频做出了回应,说这是河南一个合作厂家,只是为了质量监督,目前来看,这些企业并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一、黑客入侵摄像头系统。
网上流传除了一则视频,根据发布者的说法,这是特斯拉位于伤害的工厂内部,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几名员工正在特斯拉的组装生产线上工作。除了这一段特斯拉的视频之外,入侵的黑客还说,他们不止得到了特斯拉的视频,还包括什么视频,总共加起来有二百多部,这种行为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很多企业都中招。
这次的视频根据黑客的说法,不仅仅只有特斯拉中招,很多企业都中招了,包括医院,警局,监狱,甚至连软件的供应商都没有能幸免。根据黑客的说法,他们入侵了硅谷监控创始公司Verkada,因此才能获得这么多的视频数据,这些视频覆盖了很多内容,总数量高达十五万条。
三、特斯拉回应不会造成影响。
特斯拉针对这次的黑客入侵视频事件已经做出了回应,表示,这并不是上海的工厂,而是在河南的供应商工厂,摄像头的目的只是用做质量监控,他们的上海工厂,门店的交付中心,等等核心部门,还是不受影响的。此外,特斯拉也表示,公司的摄像头接入的都是内网,并不链接互联网,而且存储也是本地存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饿滴神啊!
你不要那么在意好不好啊!
首先你的鼠标移动了一下,这也不是什么很不正常的事情啊!有可能是你的鼠标有了微笑的移动,你没有察觉而已。再说你的鼠标要是使用很久了,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啊!
只要你安装了杀毒软件并且经常的进行更新!
同时安装了360之类的安全防护软件,就不会有什么黑客入侵的问题!
你想啊!你的电脑上有什么国家机密啊!还是有什么世界新闻啊!还是你的电脑上有什么他想要的东西啊!他根本没有必要入侵你的电脑啊!要是真的入侵了,也绝对不会是在你看电影的时候啊!明摆着是让你发现啊!
我想没有那个黑客会来攻击你的。你要是有防火墙的话,黑客攻击的时候会有提示拦截的,所以根本不会轻易的收到黑客的攻击的!
要是你真的那么幸运能早到黑客的攻击,并且这个黑客还只是移动了一下鼠标。他真是有够愚蠢的了!
要是我就一不做二不休,要黑你就吧彻底黑了。不会说是移动一下鼠标就完了!
所以我感觉还是你自己多虑了。最都就是你用360进行全盘的木马扫描。然后再用杀毒软件进行全盘的病毒扫描,应该没有什么打得问题的!放心吧!
不管我说的能不能帮到你,还是希望您能尽快的解决自己的问题,祝你好运!
美媒诬 中国窃 取美国潜 艇关 键机 密 ,包括声 纹库等关 键 情 报。
6月8日,美国《华 盛 顿 邮 报》刊 发文章称,多名美国官员向该报透 露,“中国黑 客”攻破了承担美国海军水下作战研究任务某承包 商的网络,获取了超过600G的机 密资 料,其中包括美国尚未公开的一种新 型 导 弹,以及极为重 要和敏 感的“声 纹 库”、电子信 号数 据库等信息。
报道称,透露消息是多位官 员,他们都不愿意透 露自己的身份,因为这一事件目前尚在调查阶段。这次泄 密事 件发生在今年1-2月间,黑 客盯上了一家为“美国海 军水 下作战中 心”工作的承 包 商,“水下 作 战 中心”是美国海军设立在纽波特的一个军 事研 究机 构,任务是研究 潜 艇 作战和水下 武 器。
美国海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试验过超音速 反 舰导 弹的相关技术,后来还把它出 售 给台 湾,就有了今天的“雄 风3”导 弹
官员们没有透 露这家承 包 商的具体信息。
关于被“窃 取”的情 报,《华 盛 顿 邮 报》称,共有614G以上的资 料可能外 泄,其中包括关于一种新 型 潜 射反 舰 导 弹“海 龙计 划”(Sea Dragon)的内容,以及信号与传 感 器信 息,潜 艇通 信 信 息,与电子对 抗系 统有关的信 息,以及电子 战数 据 库的相关信 息。
《华 盛 顿 邮 报》称,该报根 据美国海 军的要求,将不报 道关于泄 密的导 弹 系 统的细 节资 料,因为海军 方面担 心这会威 胁国 家安 全。
被 窃 取的资 料具有高 度 敏 感 性,但却被这家承 包 商存放在非 保 密 网 络上。美国官 员表示,这些资 料,应该是机 密 文 件,这已经引起了美 国海军 的担 忧,因为可能难以监 督所有参加机 密武 器研 制的承 包 商是否按规 定 保存他们的机 密 资 料。
水 声特 征数 据 库是一个需要积累多年,极为复杂的系统,如果真的被 窃,中国海 军 潜 艇 部 队的作战能 力将提 高一个台 阶,同时美国海 军就得哭了……
据报道称,有FBI官 员向《华 邮》透露,目前美国海 军仍然是此次调 查的主 导 方,也得到了联 邦调 查 局(FBI)的协 助。对此,FBI官 方拒 绝评 论。
周五(6月8日),五 角 大 楼检 察 长办 公 室称,国 防部 长马蒂斯已经下令全面 审 查《华 邮》报道中所指出的承 包 商安 全漏 洞问题。
关于此次泄 密事 件中涉 及到的新 型 导 弹,《华 盛 顿 邮 报》报道称,该项目是2012年秘 密开 始的,其保密 程 度较 高,在所有文 件和公 开发言中,这一项目都被用:“通过将现有武 器系 统 整和 到现有海 军平 台上”实现“分 布式攻 击能 力”的隐 语来称 呼。五 角 大 楼在2015年底前已经为该项 目申请3亿美元资 金,并计划在当年9月进行试 验。
《华 盛 顿 邮 报》称,“海 龙”计划是一种潜 射超 音速 反 舰 导 弹。
美国的“泄 密”事件 层 出不穷,但大多数情况下报道都显得扑 朔 迷 离,且缺乏实 证。这次在《 华 盛 顿 邮 报》的报道中,甚至指名道姓说是中国国 安 部 门 实施了这 次入 侵,说得跟真的似的。
美国炒 作“外国 窃 取美 国技 术”,或者“外国 窃 取西方技术”的炒 作从来没断过,上世纪80年代的“东 芝 机 床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事实上当时苏联从欧洲购 麦 的机床比日 本更加精 密,但美国就是要折 腾日 本……这就可以看出,美国的所谓“泄 密”事 件,从来都不单 纯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中国真的获得了美国海 军积 累多年的电 子对 抗 数 据和潜 艇 声 纹数据 库的信息,那么对于中国的潜 艇战和反 潜 战 技 术都将具有极 为重 要的意义。这远比美国报道中极力让人注 意的“超 音 速 反 舰 导 弹”重要得多。
而且照《华 盛 顿 邮 报》的说法,这次被 窃 取的文 件里,还包括美国积累多年的中国雷 达、声 呐信 号特 征数 据——那这故事就很有意思了,岂不是“物归原主”么?
来源: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