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黑客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李纳斯
Linux这部史诗发端于赫尔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创作源程序,李纳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在离市中心不远的Kalevagatan(与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这是一个19世纪的建筑与现代化平房交相呼应的地方。李纳斯与妻子住在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学生的集体宿舍,楼梯下总放着一排排自行车。
李纳斯本人看起来就像一名学生,而不像道士。他中等身材,浅褐色头发,蓝眼睛,目光透过镜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浓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衬着一张孩子气的脸庞。他的房间四周排列着许多书籍,里面布满了油画和各种装饰品,相当低廉的窗帘,两把扶手椅之间挂着发干的鳄鱼皮,房间里还有两只目空一切的猫和几台计算机:三台PC,一台Power Mac,还有三台从DEC借来的基于Alpha芯片的微机。它们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间的角落中。另外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不易察觉:那是一根将计算机连到缁安遄�牡枷撸�馐峭ㄏ蚧チ��?56K的专线,由当地的一家ISP安装并承担费用,它是对这位Linux道士的象征性奖励。
主要成就:好像是谈论梦想,又好像是“X档案”中的一段情节。一个21岁的芬兰大学生,在学生宿舍里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Linux,然后公布于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程序员为之增补、修改和传播,短短几年就拥有了1000多万的用户,成为地球上成长最快的软件。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使自由软件从产业思想运动演变成为市场商业运动,从此改变了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的面貌。
十大老牌黑客之:沃兹尼克
在硅谷,一个人要赢得好名声远比赢得大把的钱财要困难得多。因为财富是声名鹊起的基本条件。而要赢得财富,就必须勾心斗角,逐利而去。因此无论是苹果的乔布斯、Oracle的埃里森还是英特尔的葛鲁夫,都只能在当地获得毁誉参半的名声。但是,如果在硅谷还有唯一一位大家公认的“好人”,那么这个人肯定非沃兹莫属。
这位当年的技术天才,淡泊名利,性格纯朴,早早离开了热闹的中心。这也注定了他必然与计算机业沿着不同的路线,书写各自的历史。现在,昔日的战友乔布斯又在叱诧风云,而他则过着自己安静的生活。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生
不可思议的是,当初这个操作系统的诞生,并不是为了把它推向市场,甚至不是为了让更多人使用,而仅仅是作者为了便于自己使用,而且初衷是为了自己更方便地玩游戏。连Unix这个别扭的名字,也是对早期一个名为Multics操作系统开玩笑的称呼。在后来的获奖答谢中,作者之一的丹尼斯.里奇坦然说:“我们的目的是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工作环境,当然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它”。
然而,在这不经意间,奇迹诞生了,再一次验证了IT业的创新往往是兴趣,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钱使然。经过10年的内部使用,于70年代中期开始。Unix第一次公诸于世,就慢慢走向成功,震动整个计算机业。1969年开始工作时,里奇和汤普生根本没有想过要掀起业界的狂热,在1974年以前,他们甚至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项目的消息。而当Unix露面时,他们还惊奇于会引起如此大的兴趣。他们并没有积极推销,大学、研究机构可以免费使用,而且还提供源代码。
主要成就:贝尔实验室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工作组的创造力的推进剂。里奇和汤普森在1969年创造了UNIX, UNIX是小型机上的一个一流的开放操作系统,它能帮助用户完成普通计算、文字处理、联网,很快成为一个标准的语言。
鲜为人知的事实:由汤普森和他的贝尔实验室的同事罗布.派克(Rob Pike)创造的Plan 9,是由UNIX衍生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十大老牌黑客之:斯托曼
主要成就: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1969年在IBM纽约科学中心,时值16岁。自己独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纪80年代,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GNU--GNU是"GNU’s Not Unix"的缩写。鲜为人知的事实: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24万美元天才奖。
十大老牌黑客之:约翰.德拉浦
主要成就:发现了使用(“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作为奖品的哨子(向电话话筒吹声)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Cap’n Crunch给几代黑客引入了“盗用电话线路”打(长途)电话的辉煌思想。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青少年时期,试图使投币式公用电话确信得到他的硬币和接通他的电话。
自己独特的工具: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的玩具口哨,能够产生2600赫兹的音调,这是(让电话系统)开启一个(电话)呼出的蓝匣子(用这种装置侵入电话系统),用户就也可以免费地打(长途)电话。(随后的奥斯卡梅耶韦纳Oscar Meyer weiner口哨也曾一度获得电话飞客们的青睐)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米特尼克
主要成就: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他由于只有十几岁,但却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所以他被人称为是“迷失在网络世界的小男孩”。
米特尼克的圣诞礼物来自联邦通信管理局(FCC)。FCC决定,恢复米特尼克的业余无线电执照。从13岁起,无线电就是米特尼克的爱好之一。现在,他仍然用自制电台和朋友通话。他认为,正是这一爱好引发了他对计算机黑客这个行当的兴趣。不过,这份执照恢复得也并不轻松,他必须交付高达16,000美元的罚款。“这是世界上最贵的一份业余无线电执照,米特尼克说,‘不过我仍然很高兴。’”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雷蒙德
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运动都需要一个理论家,需要一份纲领性的文献,起到真正的“画龙点睛”的神效。除了架构极具思辩力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更需要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为同行者的士气传递极具煽动性的烈焰。目前,这场正在颠覆软件业传统商业模式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不例外。自由软件精神领袖当然是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但他太超凡脱俗,而且,除了提出核心理念外,斯托尔曼缺乏著书立作的能力。这些局限,使得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脱颖而出,担当了这个角色。如今,他已经成为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和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论家,不可动摇。
雷蒙的策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认为,1998年Mozilla的发布主要归功于他。大多数黑客和主流观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将开放源代码的理念成功地带到了华尔街。但是也有批评他的声音:有一些黑客认为他利用这些机会为自己打广告,而他对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理想主义所进行的批评,以及所采取的更务实、更符合市场口味的线路,也曾经在黑客社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对立。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之:卡普尔
1971年,卡普尔从耶鲁大学毕业。在校期间,他专修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计算机学科。也就是在这时他开始对计算机萌生兴趣。他继续到研究生院深造。20世纪60年代,退学是许多人的一个选择。只靠知识的皮毛,你也能过日子。那些年里,卡普尔1年可以挣1.2万美元。他漫无目标地在游荡,正如他后来描绘自己这一时期的生活时所说,他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吉普赛人”。
主要成就:在80年代中期,卡普尔与盖茨是美国软件业的双子星。1982年创办Lotus公司,并担任CEO。推出个人电脑“杀手级应用”软件Lotus1-2-3,1985年,Lotus员工已达千人,是当时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直到1988年4月,微软才超过Lotus,成为头号软件公司。卡普尔发起创办的电子边疆基金会(EFF),维护黑客利益,被称为是计算机业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CLU)。卡普尔也因此成为80年代和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人物和黑客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卡普尔是硅谷黑客理念的真正体现:反对公司、不裱�髁骶�瘛⒏挥写丛臁⒊缟谐鍪馈8谴脑蚴窍执�诳偷奶逑郑�肟ㄆ斩�纬上拭鞫哉铡8谴氖欠椿�降男は瘢���郧浚��秩胧溃�非罄�妫��墓�疽惨匝怪谱杂啥�晒Γ�霾�舐�⒈孔尽⒋看庖陨桃登��牟�贰S胨�啾龋�ㄆ斩��且晃幻窦涞挠⑿邸6�谴脑蚴侵髁魃缁岬挠⑿邸?/P
十大超级老牌黑客:莫里斯
主要成就:这位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首席科学家的儿子,康奈尔大学的高材生,在1988年的第一次工作过程中戏剧性地散播出了网络蠕虫病毒后,“Hacker”一词开始在英语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此次的事故中成千上万的电脑收到了影响,并导致了部分电脑崩溃。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在家里。莫里斯的父亲曾从NSA带回把一台原始的神秘的密码机器到家里。它成为一家人的谈资。
1988年冬天,正在康乃尔大学攻读的莫里斯,把一个被称为“蠕虫”的电脑病毒送进了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互联网。1988年11月2日下午5点,互联网的管理人员首次发现网络有不明入侵者。它们仿佛是网络中的超级间谍,狡猾地不断截取用户口令等网络中的“机密文件”,利用这些口令欺骗网络中的“哨兵”,长驱直入互联网中的用户电脑。入侵得手,立即反客为主,并闪电般地自我复制,抢占地盘。
当警方已侦破这一案件并认定莫里斯是闯下弥天大祸的“作者”时,纽约州法庭却迟迟难以对他定罪。在当时,对制造电脑病毒事件这类行为定罪,还是世界性的难题。前苏联在1987年曾发生过汽车厂的电脑人员用病毒破坏生产线的事件,法庭只能用“流氓罪”草草了事。
1990年5月5日,纽约地方法庭根据罗伯特.莫里斯设计病毒程序,造成包括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军事基地和主要大学的计算机停止运行的重大事故,判处莫里斯三年缓刑,罚款一万美金,义务为新区服务400小时。莫里斯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而比事件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黑客从此真正变黑,黑客伦理失去约束,黑客传统开始中断。大众对黑客的印象永远不可能回复。而且,计算机病毒从此步入主流。、
注:匿迹 希望称为第11位
【"全球最牛"黑客暴毙】
现年35岁的美国著名黑客巴纳拜·杰克(见图)在2010年“黑帽”黑客会议上利用他独创黑客技术令自动提款机狂吐钞票,一跃成为全球最牛的“明星黑客”。而他本打算在7月31日开幕的2013年“黑帽”黑客会议上,展示一项更为惊人的黑客绝技——遥控杀人。然而蹊跷的是,7月25日,就在这项“黑客绝技”曝光前夕,杰克突然在美国旧金山神秘死亡!
据报道,巴纳拜·杰克是一名出生于新西兰的黑客、程序员和计算机安全专家。他曾花了2年时间研究如何破解自动提款机。2010年7月28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年一度的“黑帽”黑客会议上,杰克将2台ATM搬到“黑帽”会场上,他刚一执行破解程序,自动提款机便不断吐出钞票,在地上堆成一座小山!这段“提款机破解秀”堪称2010年“黑帽”黑客会议上最为轰动的精彩好戏。
时隔整整3年之后,身为“明星黑客”的杰克重出江湖,打算在7月31日开幕的“黑帽”黑客会议上,展示一项更为惊人的“黑客绝技”——在9米之外入侵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无线医疗装置,然后向其发出一系列830V高压电击,从而令“遥控杀人”成为现实!杰克声称,他已经发现了多家厂商生产的心脏起搏器的安全漏洞。
由于美国警方拒绝透露杰克死亡细节,杰克的死引发了各种疯狂阴谋论——有阴谋论者指出,杰克最新针对医疗设备的“遥控杀人”技术不仅会对公众的生活安全构成威胁,也将令生产这些存在漏洞的医疗设备的厂商的名誉和经济利益遭到重创,不排除杰克因此惹火烧身,招来杀身之祸。
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道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
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在中国,很多网友将黑客与骇客区分为一类,实际为错误区分。
【世界著名黑客有哪些?】
1、 【Kevin Mitnick】:
Mitnick也许就是黑客的代名词。美国司法部仍然指责他为“美国历史上头号电脑犯罪通缉犯”。他的所作所为被记录在两部好莱坞电影当中:《Takedown》和《Freedom Downtime》。-
Mitnick“事业”的起点是成功的破解了洛杉矶公交车打卡系统,并因此可以免费乘坐。然后和苹果的Steve Wozniak一样,Mitnick开始尝试盗打电话。Mitnick第一次被判有罪,是因为进入数码设备公司的电脑网络并且窃取软件。
稍后Mitnick开始了两年半的黑客行为,他声称自己侵入电脑、穿行于电话网络,窃取公司的秘密,并且进入了国防部的预警系统。他的落马源于其入侵电脑专家和黑客 Tsutomu Shimomura的家用电脑。
在五年零八个月的监禁之后,Mitnick现在的身份是一个电脑安全专家、顾问。
2、【Adrian Lamo】
Lamo专门找大的组织下手,例如破解进入微软和《纽约时报》。Lamo喜欢使用咖啡店、Kinko店或者图书馆的网络来进行他的黑客行为,因此得了一个诨号:不回家的黑客。Lamo经常发现安全漏洞,并加以利用。通常他会告知企业相关的漏洞。
在Lamo攻击过的名单上包括,雅虎、花旗银行,美洲银行和Cingular等,白帽黑客这么干是合法的,因为他们受雇于公司,但是Lamo这么做却是犯法的。
由于侵入《纽约时报》内部网络,Lamo成为顶尖的数码罪犯之一。也正是由于这一罪行,Lamo被处以65000美元的罚款,并被处以六个月的家庭禁闭和两年的缓刑。
3、【 Jonathan James】
16岁的时候James就已经恶名远播,因为他成为了第一个因为黑客行径被捕入狱的未成年人。他稍后承认自己喜欢开玩笑、四处闲逛和迎接挑战。
James攻击过的高度机密组织包括:国防威胁降低局,这是国防部的一个机构。他的入侵使其获得了可以浏览高度机密邮件的用户名和密码。
在James的“功劳簿”上,他还进入侵过NASA的电脑,并且窃取了价值超过170万美元的软件。美国司法部有这样的一段描述:James窃取的软件可以支持国际空间站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控制。发现这次入侵之后,NASA不得不立刻关闭了整个电脑系统,造成的损失达到41000美元。现在James立志开办一家电脑安全公司。
4、【Robert Tappan Morrisgeek】莫里斯
.
Morris的父亲是前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名科学家,叫做Robert Morris。Robert是Morris蠕虫病毒的创造者,这一病毒被认为是首个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蠕虫病毒。也正是如此,他成为了首个被以1986年电脑欺骗和滥用法案起诉的人。
Morris在康奈尔大学上学期间,创造的蠕虫病毒是为了探究当时的互联网究竟有多大。然而,这个病毒以无法控制的方式进行复制,造成很多电脑的死机。专家声称有6000台电脑被毁。Morris最后被判处3年缓刑,400小时的社区服务和10500美元的罚金。
Morris现在担任麻省理工电脑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教授,其研究方向是电脑网络的架构。
5、【Kevin Poulsen极客】
他的另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名字是Dark Dante,Poulsen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他采用黑客手段进入洛杉矶电台的KIIS-FM电话线,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一辆保时捷。
此后FBI开始追查Poulson,因为他闯入了FBI的数据库和用于敏感窃听的联邦电脑系统。Poulsen的专长就是闯入电话线,他经常占据一个基站的全部电话线路。Poulson还会重新激活黄页上的电话,并提供给自己的伙伴进行出售。Poulson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最后在一家超市被捕,判处以五年监禁。
在狱中,Poulson干起了记者的行当,并且被推举为Wired News的高级编辑。在他最出名的文章里面,详细的通过比对Myspace的档案,识别出了744名性罪犯。
6、【李纳斯·托瓦兹】
Linux这部史诗发端于赫尔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创作源程序。李纳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
在离市中心不远的Kalevagatan(与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这是一个19世纪的建筑与现代化平房交相呼应的地方。李纳斯与妻子住在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学生的集体宿舍,楼梯下总放着一排排自行车。
李纳斯本人看起来就像一名学生,而不像道士。他中等身材,浅褐色头发,蓝眼睛,目光透过镜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浓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衬着一张孩子气的脸庞。他的房间四周排列着许多书籍,里面布满了油画和各种装饰品,相当低廉的窗帘,两把扶手椅之间挂着发干的鳄鱼皮,房间里还有两只目空一切的猫和几台计算机:三台PC,一台Power Mac,还有三台从DEC借来的基于Alpha芯片的微机。它们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间的角落中。另外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不易察觉:那是一根将计算机连到的专线,由当地的一家ISP安装并承担费用,它是对这位Linux道士的象征性奖励。
7、【尼亚克】 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
在硅谷,一个人要赢得好名声远比赢得大把的钱财要困难得多。因为财富是声名鹊起的基本条件。而要赢得
财富,就必须勾心斗角、逐利而去。因此无论是苹果的乔布斯、Oracle的埃里森还是英特尔的葛鲁夫,都只能在当地获得毁誉参半的名声。但是,如果在硅谷还有唯一一位大家公认的“好人”,那么这个人肯定非沃兹莫属。
这位当年的技术天才,淡泊名利,性格纯朴,早早离开了热闹的中心。这也注定了他必然与计算机业沿着不同的路线,书写各自的历史。昔日的战友乔布斯又在叱咤风云,而他则过着自己安静的生活。
8、【汤普生】
不可思议的是,当初这个操作系统的诞生,并不是为了把它推向市场,甚至不是为了让更多人使用,而仅仅是作者为了便于自己使用,而且初衷是为了自己更方便地玩游戏。连Unix这个别扭的名字,也是对早期一个名为Multics操作系统开玩笑的称呼。在后来的获奖答谢中,作者之一的丹尼斯·里奇坦然说:“我们的目的是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工作环境,当然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欢它”。
然而,在这不经意间,奇迹诞生了,再一次验证了IT业的创新往往是兴趣,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钱使然。
经过10年的内部使用,于70年代中期开始。Unix第一次公诸于世,就慢慢走向成功,震动整个计算机业。1969年开始工作时,里奇和汤普生根本没有想过要掀起业界的狂热,在1974年以前,他们甚至没有发表过任何关于项目的消息。而当Unix露面时,他们还惊奇于会引起如此大的兴趣。他们并没有积极推销,大学、研究机构可以免费使用,而且还提供源代码。
主要成就:贝尔实验室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工作组的创造力的推进剂。里奇和汤普森在1969年创造了UNⅨ,UNⅨ是小型机上的一个一流的开放操作系统,它能帮助用户完成普通计算、文字处理、联网,很快成为一个标准的语言。
鲜为人知的事实:由汤普森和他的贝尔实验室的同事罗布·派克(Rob Pike)创造的Plan 9,是由UNIX衍生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9、【理查德】理查德·马修·斯托曼
主要成就: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理查德·马修·斯托曼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1969年在IBM纽约科学中心,时值16岁。自己独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纪80年代,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GNU--GNU是"GNU’s Not Unix"的缩写。
10、【德拉浦】 约翰·德拉浦
主要成就,发现了使用(“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作为奖品的哨子(向电话话筒吹声)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Cap’n Crunch给几代黑客引入了“盗用电话线路”打(长途)电话的辉煌思想。约翰·德拉浦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青少年时期,试图使投币式公用电话确信得到他的硬币和接通他的电话。
自己独特的工具:嘎吱嘎
11、【雷蒙德】 埃里克.雷蒙德
任何一场革命或者运动都需要一个理论家,需要一份纲领性的文献,起到真正埃里克.雷蒙德的“画龙点睛”的神效。除了架构极具思辨力和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更需要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为同行者的士气传递极具煽动性的烈焰。这场正在颠覆软件业传统商业模式的自由软件运动也不例外。自由软件精神领袖当然是理查德·斯托尔曼(Richard Stallman),但他太超凡脱俗,而且,除了提出核心理念外,斯托尔曼缺乏著书立作的能力。这些局限,使得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脱颖而出,担当了这个角色。如今,他已经成为开放源代码运动(脱胎于自由软件运动)和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论家,不可动摇。
雷蒙的策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认为,1998年Mozilla的发布主要归功于他。大多数黑客和主流观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将开放源代码的理念成功地带到了华尔街。但是也有批评他的声音:有一些黑客认为他利用这些机会为自己打广告,而他对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理想主义所进行的批评,以及所采取的更务实、更符合市场口味的线路,也曾经在黑客社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对立。
12、【朱利安·阿桑奇】
被称为“黑客罗宾汉”,作为“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认为,透露公共治理机构的秘密文件和信息,对大众来说是件有益的事。
9万多份驻阿美军秘密文件的泄密让他足以成为创造历史的人物。39岁(2010年)的阿桑奇,因涉嫌在瑞典强奸及性侵犯2名女性,被通缉,2010年12月7日他向伦敦警方自首,随即被押送到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席引渡聆讯,保释申请被驳回。
2012年8月16日,阿桑奇获厄瓜多尔政治庇护。
13、【卡普尔】
1971年,卡普尔从耶鲁大学毕业。在校期间,他专修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计算机学科。也就是在这时他开始
对计算机萌生兴趣。他继续到研究生院深造。20世纪60年代,退学是许多人的一个选择。只靠知识的皮毛,你也能过日子。那些年里,卡普尔1年可以挣1.2万美元。他漫无目标地在游荡,正如他后来描绘自己这一时期的生活时所说,他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吉普赛人”。
参考地址推荐阅读: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时刻网】
【华讯财经】
【百度百科】
重生男人
重生男人
百科名片
重生男人
本片是导演明格尔·萨普什尼克的长片处女作。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原来也想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可是后来他主动退出了。 ·2003年,本片的编剧埃里克·格雷西亚和加勒特·莱纳就开始合作编写剧本了。这个剧本从埃里克·格雷西亚早先写的一个小说改编。2009年,这本名为《取回曼波》(The Repossession Mambo)的小说才被出版。
中文名: 《重生男人》
外文名: Repossession Mambo
其它译名: 重生曼波
出品时间: 2010年4月2日
出品公司: 环球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加拿大
导演: 明格尔·萨普什尼克
编剧: 埃里克·格雷西亚;加勒特·莱纳
主演: 裘德·洛, 福里斯特·惠特克, 列维·施瑞博尔, 艾莉丝·布拉加
类型: 科幻,惊悚,动作
《重生男人》主要角色
▪ Remy(裘德·洛 饰) ▪ Jake(福里斯特·惠特克 饰) ▪ Frank(列维·施瑞博尔 饰)
▪ Beth(艾莉丝·布拉加 饰) ▪ Carol(卡里斯·范·侯登 饰) ▪ Peter(钱德勒·坎特布瑞 饰)
▪ Asbury(约翰·雷吉扎莫 饰)
目录
电影剧情
演职员表
影片评价
影片制作
上映时间
在线观看
展开
电影剧情
演职员表
影片评价
影片制作
上映时间
在线观看
展开
编辑本段电影剧情
版本一
由小罗伯特·唐尼、裘德·洛主演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正在美国热映,而裘德·洛主演的另一部新片《重生男人》日前发布了限制级预告片,画面血腥残忍,其中有个裘德·洛扮演的主人公闯入大公司生产基地的画面让人想起了黑客帝国里面超现实的枪支库。奥斯卡影帝福里斯特·惠特克、“剑齿虎”列维·
重生男人海报
施瑞博尔也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
《重生男人》由裘德·洛和弗雷斯特·惠特克主演。该片根据 Erica Garcia(埃里克加西亚)的小说“The Repossession Mambo”(重生曼波)改编而成,埃里克·加西亚也是由小说改变的电影“Matchstick Men”(火柴人)的作者。
《重生男人》讲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器官合法地成为了商品,不过器官的价格令人乍舌,财力贫乏的家庭如果用分期付款的方法更换器官,不能及时偿还的话就会被出售公司的保安闯进家中,一枪麻痹后还被取走器官。裘德·洛扮演的主人公雷米本来是这家公司的保安,专门负责催债,没想到一天他发现自己竟然被公司强制植入人造器官,为此他决心与公司对抗……
版本二
在不久的未来,医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果你有器官衰竭或者是病变,你根本不需要等待捐赠者捐赠器官,也不需要使用从转基因的动物身上取下的器官,你只需要付出一笔钱,就可以获得一
重生男人宣传海报(5张)
个人造器官--当然,器官和手术的费用并不低廉,不过主攻这笔生意的联邦公司(The Union)给你想出了一个极佳的解决方法--分期付款。可是联邦公司的老板并不是什么慈善家,只要有病人无法支付账单了,他们就会派出自己公司的回收员去那些病人身上取回自己的产品。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有的只是一枪毙命和取回器官的"制度"。这也让很多移植了人造器官的普通人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雷米(裘德·洛)受雇于联邦公司,他是公司中身手最为矫健,也是前途最不可限量的回收员。可是有一次,在取回人造器官的工作中,雷米心脏衰竭,没能完成工作。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胸腔中植入了联邦公司最新也是最顶级的人造心脏。被迫使用人造器官的雷米面临着高额的使用费。公司承诺,当他痊愈之后,还可以回去工作,可是他却发现这颗新的心脏无法承受他工作的重负,他没办法再用手术刀割开人类的身体取出器官,也就是说他再也无法做回收员了。一天,他无法偿还这笔费用的时候,联邦公司派出了自己最冷酷无情的回收员杰克(福里斯特·惠特克)去追杀雷米,杰克曾经是雷米的搭档,从小和他一起长大,身手也十分了得。
雷米从猎手变成了猎物,从强权人物变成了弱势群体,他能用自己精湛的功夫和精准的枪法逃出重围获得新生么?而这个冷血且邪恶的公司最终是不是会被自己逼上毁灭的道路?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Remy 裘德·洛 ----
Jake 福里斯特·惠特克 ----
Frank 列维·施瑞博尔 ----
Beth 艾莉丝·布拉加 ----
Carol 卡里斯·范·侯登 ----
Peter 钱德勒·坎特布瑞 ----
Ray 乔·平格 ----
Alva 丽萨·拉皮拉 ----
Little Alva Tiffany Espensen ----
Rhodesia Yvette Nicole Brown ----
John Wayne Ward ----
Hooker Tanya Clarke ----
Larry the Lung Max Turnbull ----
Salesman Howard Hoover ----
Young Remy Raff Law ----
Young Jake Tremayne Corion ----
Obese Man Marty Adams ----
Chipped Tooth Daniel Kash ----
上一页|1|2|下一页 默认显示|全部显示
职员表
▪ 制作人:安德鲁·/Z·戴维斯;Mike Drake;Jon Mone;玛丽·帕伦特;斯科特·斯塔博
▪ 导演:明格尔·萨普什尼克
▪ 副导演(助理):Adam Bocknek;Richard Cowan;Stephen P. Del Prete;乔安娜·摩尔
▪ 编剧:埃里克·格雷西亚;加勒特·莱纳
▪ 摄影:恩里克·切迪亚克
▪ 剪辑:Richard Francis-Bruce
▪ 选角导演:Mindy Marin
▪ 艺术指导:David Sandefur
▪ 美术设计:Dan Yarhi
▪ 服装设计:Caroline Harris
▪ 视觉特效:Aaron Weintraub
▪ 布景师:Clive Thomasson
编辑本段影片评价
这部科幻电影的创意不错,但落实在银幕上,又成了滥俗的追杀戏。据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曾打算在本片中扮演角色,最后因故退出。从成片的效果来看,莱昂的决定无疑是明智的。《重生男人
重生男人
》讲述了未来时代,当人遭遇绝症时,可以通过人造器官来维持生命——但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你必须有钱支付昂贵的器官费用。一旦患者支付不起费用,就会被取走器官——说到底,就是被杀死。裘德-洛扮演的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杀手,专门配合官方去取器官夺人命,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自己因为心脏衰竭而昏厥。后来,被移植了人造器官的他,也面临着支付费用,当他无以承受时,自然也逃不过死亡的命运。追杀他的人,正是他的老搭档,在这场逃亡程序中,他逐渐懂得了人造器官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扮演追杀裘德-洛的是奥斯卡影帝福里斯特-惠特克,上周他主演的《我们的家庭婚礼》也已与观众见面,巧的是,两部电影的综合好评率均未超过20%,影帝的衰运彰显无余。
《华尔街记者报》指出:“《重生男人》有着不错的科幻题材框架,只可惜影片进行到后半部分时,主题已经彻底涣散,这也直接糟蹋了两位优秀的演员。”《好莱坞报道者》讽刺道:“2010年金酸莓大战从该片开始正式打响!”《今日美国》认为:“我不知道为什么福里斯特-惠特克和列维-施瑞博尔这类优秀的演员,为什么会接如此糟糕的电影,也许《重生男人》的剧情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讽刺他们也因为要支付人造器官的费用而接烂片)。”[1]
编辑本段影片制作
重写数遍的剧本
在这部主打科幻和动作的影片中,原著小说作者、同时也是影片编剧的埃里克·格
重生男人
雷西亚融入了荒诞、邪典甚至是预言等元素。这样的一个庞大、复杂的剧本究竟是如何构思的?又是如何写作的?它受到了哪些影片的影响?埃里克·格雷西亚认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动作片,更多的程度上,它是一部很综合的影片。他说:“我写小说和剧本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不断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和电影的类型。我甚至都没有办法告诉你这个剧本我改写了多少遍。每一版剧本都有改动、每一版都有新的元素。到最后整个剧本成了一个以科幻故事为主,但是融合了相当多其他元素的故事。有人说这个故事太荒诞了,其实这要算制片人斯科特·斯塔博的功劳,他对荒诞的东西有着良好的嗅觉,也是他的推手,才让这部电影下载得以顺利拍摄。我最喜欢的电影是特瑞·吉列姆的《妙想天开》,在写剧本的时候,我总是能回忆起这部电影里的各种细节和各种元素。我觉得,《重生男人》的荒诞成分,很大程度上来自《妙想天开》的影响。但是,这种荒诞并不是我写这个剧本的的最初定调。当这个剧本还在萌芽期的时候,我想写的就是一部科幻小说--然后往里面加入一些动作戏的成分。可悲的是,这版剧本写出来之后却让人大失所望。因为单纯的科幻加动作,让这个剧本看起来毫无生气。拍出来的话,肯定不怎么样。所以我就一遍一遍地改剧本,最后把它写成了一个很综合的故事,既有科幻、动作,也有荒诞和邪典。后来,制片方也很满意这个剧本,算是皆大欢喜。”
强大的表演阵容
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明格尔·萨普什尼克这次在自己的长片处女作中集结了众多好莱坞的一线男星,是在是令人羡慕。裘德·洛、福里斯特·惠特克和[列维·施瑞博尔]悉数上阵,这样的阵容、这样的题材足以让冷清的3月电影市场火热一把。
明格尔·萨普什尼克说:“看到这个剧本之后,我的脑子里就浮现出了保罗·范霍文的经典影片《机械战警》。我给表演确定的基调就是《机械战警》中的那种表演。当然,那是部十几年前的电影
裘德·洛[1]
了,节奏比较缓慢,现在的观众不会喜欢这样的影片--可是主角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战的价值观仍然存在--所以设立这样的基调还是有意义的。”埃里克·格雷西亚表示自己也很喜欢《机械战警》,他说:“这部影片在主流电影和邪典电影之间搭起了一座平衡的桥梁。无论什么样的观众都会在其中找到兴奋点,我也希望《重生男人》也是这样的影片。”
明格尔·萨普什尼克表示说对于能请到这么多大腕,自己心里也没谱。他说:“我本身没什么名气,他们肯定不会冲着我的名头来,倒是两位编剧埃里克·格雷西亚和加勒特·莱纳在这个行当里工作了不少年。让他们出面去请演员肯定比我上要强。”萨普什尼克的预计是正确的,曾经写过《火柴男人》原著小说的埃里克·格雷西亚在圈内的名气不小。他说:“我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心里并没有确定的人选。写完之后才觉得裘德·洛和福里斯特·惠特克很适合在影片中做主角。裘德·洛在《毁灭之路》和《人工智能》中的表演实在是让我太难忘了,请他来主演,肯定没错的。福里斯特·惠特克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尤其是《末代独裁》,我想,让他来演这个要和自己的亲兄弟动刀子的角色肯定没有问题。当时我的想法是,哪怕是碰了一鼻子灰,被他们拒绝也无所谓,起码我努力了。不过,请他们来剧组的事情异常顺利,没有费什么力气,他们就答应出演了。”
看完剧本之后,福里斯特·惠特克和裘德·洛都表示说,这个故事和剧本的复杂性要远远超过他
重生男人剧照
们的预期,惠特克说:“虽然这个故事非常血腥,但是它还是有崇高的一面,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去战斗的故事很打动我。所以我就接下来这部影片了。”谈到和裘德·洛的合作,惠特克说:“他是一个非常友善的家伙,根本不像他的模样那么让人难以亲近。他能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我很喜欢他,和他合作也很开心。”
拍摄过程
本·福里斯特·惠特克已经学习了几年的菲律宾的土著舞蹈。在本片中,他展示了自己的舞技。
1984年,曾有部电影叫做Repo Man(《报信的人》),为了以示区分,制片方把本片的名字写为Repo Men。
影片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煞有介事的联邦公司的“主页”入口。点击进入之后有些人造器
重生男人电影截图(18张)
官的简介和价格--这些东西都和电影里一模一样。人造心脏97.5万美元,人造肝脏75.6万美元,人造眼球34.5万美元,合金脊椎87.6万美元,肾脏52.4万美元等等。公司老板名为弗兰克,他的照片就是其扮演者列维·施瑞博尔的照片。
影片有几个镜头发生在唐人街,就在开拍前,几个当地的华人走到剧组跟前,告诉他们布景中的霓虹灯上的汉字装反了。后来,剧组不得不把霓虹灯全部拆掉,重新做了这些汉字。[1]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1. Mambo Film Productions
2. Stuber Productions
3. 环球影业 [美国] (presents)
4. Relativity Media [美国] (in association with)
发行公司
1. 环球影业 [美国] (2010) (USA) (theatrical)
2. 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2010) (Netherlands) (theatrical)
特技制作公司
1. Mr. X Inc. [加拿大]
2. Rodeo FX (visual effects)
其他公司
1. Behind the Scenes Freight [美国] shipping by
2. Dolby Laboratories [美国] sound mix
3. Packair Airfreight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4. Toronto Film Studios [加拿大] movie studio
5.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camera dollies
6. PIC Agency [美国] titles
7. Scarlet Letters [美国] end crawl
8. Vantage Film GmbH [德国] HAWK anamorphic lenses provided by[2]
编辑本段上映时间
发行日期
加拿大 Canada 2010年3月19日
美国 USA 2010年3月19日
俄罗斯Russia 2010年4月1日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 2010年4月3日
英国 UK 2010年4月23日
德国 Germany 2010年6月3日
荷兰Netherlands 2010年6月10日
新加坡Singapore 2010年6月24日
日本Japan 2010年7月2日
法国 France 2010年7月14日
挪威Norway 2010年8月6日
芬兰Finland 2010年8月20日
瑞典Sweden 2010年9月10日[2]
莉可丽丝的结局大概率是甜的,也就是不会是悲剧结局。
从目前的剧情来看,莉可丽丝第11集胡桃通过黑客技术调查出吉松一个月前就获得了新型的人工心脏。虽然之前吉松派人对千束的现有的人工心脏进行了破坏,但他并没有去想要杀死千束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