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常见植物入侵美国黑客的信息

hacker2023-02-17网络黑客149

目录:

中国入侵植物名录

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中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典型例子。原产于墨西哥,自19世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后,因其繁殖力强,已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在2003年由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名列第一位。

空心莲子草,也叫水花生,1930年传入中国,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加拿大一枝黄花,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是外来生物。引种后逸生成杂草,并且是恶性杂草。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是多年生植物,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二批)。

飞机草,原产中美洲,1920年代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全球性入侵物种。繁殖力极强,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有害物种,2003年已被中国政府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

互花米草,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海岸,1979年我国作为经济作物引入,现在广泛分布于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等地,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豚草,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中国杭州,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恶性杂草,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

毒麦,禾本科黑麦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田间常见的杂草,盛产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现在除西藏外,中国大陆各省都有发现,是一种全球性入侵物种。

凤眼莲,原产巴西。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凤眼蓝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阻塞水道,影响交通。凤眼蓝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马缨丹,美洲热带地区,明末由西班牙人引入台湾,由于花比较美丽而被广泛栽培引种,后逃逸。台湾、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广西、云南、四川南部等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是南方牧场、林场、茶园和橘园的恶性竞争者。

三裂叶豚草,1930年代在辽宁铁岭地区发现,首先在辽宁省蔓延,随后向河北、北京地区扩散,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危害小麦、大麦、大豆及各种园艺作物

中国最具危害的20种外来入侵物种是哪些?

中国地域辽阔,栖息地类型繁多,生态系统多样,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很容易在中国找到适宜的生长繁殖地,这也使得中国较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

由于长期以来对外来物种的入侵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系统的调查研究,至今中国仍不能提供较为权威的反映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的目录资料,虽然国家环保总局曾公布了首批16种“外来物入侵物种” [7]但实际入侵动植物的数量却远不止这些。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16种有害外来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中国最具危险性的20种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分布与危害:

物种 分布 寄主植物/危害

烟粉虱(B型与Q型)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 蔬菜、花卉、烟草和棉花等600多种

稻水象甲 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北京等 水稻

苹果蠹蛾 新疆、甘肃 苹果、沙果、库尔勒香梨、桃、梨等

马铃薯甲虫 新疆 马铃薯、番茄、茄子、辣椒、烟草、龙葵

桔小实蝇 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 水果、蔬菜等250多种

松突圆蚧 台湾、香港、澳门、广东、福建、广西 松属树种

椰心叶甲 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台湾、香港 棕榈科植物

红脂大小蠹 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油松、华山松、白皮松

红火蚁 台湾、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澳门 叮咬村民,危害公共设施

克氏原螯虾 除西藏、青海、内蒙古外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危害土著种,毁坏堤坝等

松材线虫 云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福建 松属树种

香蕉穿孔线虫 曾在福建、广东发现,但已将疫情扑灭 经济、观赏植物等350种以上

福寿螺 海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危害稻田、农田,传播人类疾病

紫茎泽兰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 危害农、林、畜牧业,使生态系统单一化

普通豚草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等 破坏农业生产,影响生态平衡、人类健康

水葫芦 浙江、福建、台湾、云南、广东、广西等 堵塞河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单一成片,降低生物多样性

空心莲子草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等 堵塞河道,影响排涝泄洪,降低作物产量,传播家畜疾病

互花米草 除海南、台湾外的全部沿海省份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

薇甘菊 广东、云南、海南、香港、澳门 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等

加拿大一枝黄花 河南、辽宁、四川、重庆、湖南等 使物种单一化,侵入农田,影响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

这些外来入侵生物,目前已然成为中国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头号敌人。

一方面它给中国农业、林业、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算,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种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多达500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它使得中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更加艰巨。据调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破坏力最强的外来入侵物种中,约有一半侵入了中国。与此相一致的是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有156个均在中国。因此,维护生物多样性,全力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下图为著名的水葫芦(凤眼莲)

中国入侵物种有哪些?

中国入侵物种有蔗扁蛾别称香蕉蛾,属于鳞翅目辉蛾科,它原产于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已扩散到欧洲、南美洲等地。巴西木是其重要寄主植物。1987年,蔗扁蛾随进口的巴西木进入我国广州,之后扩散到我国海南、广东等19个省市。

蔗扁蛾食性十分广泛,寄主植物达60种以上,严重威胁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温室栽培的植物,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

蔗扁蛾以钻蛀性著称,主要从植株受损伤部位侵入,然后扩散到植株的健康组织,幼虫生活在植株体内,取食植株的茎和根,严重蛀食植物至只剩一层薄的外表皮。

入侵物种的特点

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属于半翅目粉蚧科,原创于美国,主要为害火炬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等松科植物。1988年湿地松粉蚧随湿地松无性系繁殖材料进入广东台山,后扩散到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

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松梢汁液为害,受害的松树严重时梢上针叶极短,不能伸展或顶芽枯死、弯曲,形成丛枝。老针叶大量脱落,尚存针叶也因伴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球果受害后发育受限制,变小、弯曲、变形,影响种子质量和产量。

红脂大小蠹对松科植物(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等)产生严重为害,成虫及幼虫为害的部位包括树干的基部、根部的韧皮组织,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幼虫蛀食作用形成的坑道连接到一起,一直延伸到主侧根的韧皮组织,导致被害树木死亡。

警惕生物黑客!凤眼小妖精—水葫芦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称一个国家侵略另一个国家的行为叫“入侵”,这种“入侵”会造成家破人亡、饿殍遍野(如图1)。但是,我们今天要谈的“入侵”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战争。  

图1

放眼美丽的江城——有百湖之市之称的武汉,一到春季,闹人的“小妖精”就会出现在各个湖泊面上,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军奋战。入夏后,它们会自然得连成一片,并开出镶嵌着凤眼的紫色花朵,所以又叫凤眼莲、水葫芦(如图2)。乍一看,还挺美!

而你正欣赏这美丽的花的时候,可能就会看到,湖面上三三两两开来了渔船,工作人员开始打捞这些植物,然后运往垃圾场进行焚烧。因为这个植物还有一个不讨喜的名字:入侵植物。

图2 水葫芦开花(摄于武汉植物园)

也许有人会问,植物不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礼物吗?为什么还有“入侵”这一说呢?

其实,很多植物都是由国外引入我们国家,但如果某些外来植物破坏了被引入地的自然环境,并对人们的生活、健康、生产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就称这种植物为“入侵植物”。

入侵植物都是外来植物,并且大部分入侵植物会以两种途径被引入。

第一种就是有意引入。根据其植物的特殊功能,如:观赏、饲料等,而被所需要的国家引入。

第二种是无意引入。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种子交换、商品贸易时,入侵植物种子混在其中,或者被外来交通工具引入。

通过这两种方式引入的入侵植物已对我国特别是华南、华中、华东地区的经济、经济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现在,让我们来聊聊这个闹心的“小妖精”——水葫芦是如何从“赏心悦目”到“众人喊打”的。

水葫芦,也叫凤眼莲,其英文名为water hyacinth,Water为水的意思,hyacinth为风信子,两者结合又译作“水中的风信子”。人们认为它盛开的花束犹如风信子一样,故得此名。当初,水葫芦是作为外来植物有意引入中国的,它原产于南美洲,属多年生漂浮植物。花为浅紫色,呈多棱喇叭状。最上一枚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正因为其独特外表,曾多次参加展览会,并于1884年在美国国际棉花博览会上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魔鬼花”等(如图3)。

图3

我国最初引入水葫芦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作为猪饲料(如图4);

图4

二是因为它有靓丽的花束和饱满的叶子,可作观赏用;三是因为它是净化水质的好帮手。研究表明,水葫芦是净化污水的生态功臣。在适宜条件下,1公顷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水葫芦还能从污水中富集镉、铅、汞、铬、铜、锌等重金属元素(如图5)。

图5

由于以上原因,水葫芦在刚刚引进中国时受到热捧。

然而,水葫芦给昆明人带来的却是灾难(如图6)。

图6 泛滥的水葫芦(2007年一位网友拍摄于昆明滇池周边)

起初,水葫芦是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被盲目种植在滇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滇池的水葫芦开始蔓延,繁殖能力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范围。据有关报道证实,20世纪70年代,我国昆明滇池水质均为III级水质,80年代后受到污染,90年代后期因为污染严重,成为我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泊之一。而“水葫芦”,正是造成滇池现状的罪魁祸首之一。

那么,水葫芦是如何由治理水质的“帮手”变成污染水质的“凶手”的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水葫芦在故乡南美洲有专食天敌水葫芦象甲(Neochetina eichhorniae),它的成虫可大量取食水葫芦的叶片,造成其光合面积减少而发育迟缓,植株逐步缩小等(图7.8)。但在中国这项技术并未得到广泛推广,主要是因为一些地区的冬季气温低,水葫芦象甲无法越冬;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们不再用它作天然植物饲料,加上工业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对水葫芦的生长极有利。一旦种植,水葫芦就能迅速繁殖,将整个水域覆盖得严严实实,长时间将阳光、空气隔离,降低水体含氧量,导致水生动物死亡。不仅如此,水葫芦还富集重金属,死后腐烂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这样使得水葫芦变为一大公害。

图7

图8

生长和破坏能力如此之强的水葫芦到底是怎样繁殖的呢?

水葫芦可以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其无性繁殖能力极强,一旦受到外力干扰,它的匍匐茎(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就会断裂,形成新的无性分株。它的无性繁殖后代一产生便具有根系,能够独立生长,依次循环(图9)。

图9

那么,身为普通大众的我们面对水葫芦的“入侵”能够做些什么呢?

1. 水葫芦的生长繁殖需要在水质污浊、水质富营养化程度高、流速较慢的水域。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使用含磷量低的洗衣粉等。

2. 因为水葫芦的花开的非常漂亮,所以很多花卉商家将其作为家装的盆栽,但在家里已经种植了或者将要种植水葫芦的朋友,当您将要丢掉水葫芦的时候请不要丢入河水湖泊中。

经常参加义务打捞活动,为抵制水葫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武汉植物园科普创作团队程嘉宝

监制:中国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移动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列表

访客
2023-02-17

(凤眼莲)中国入侵物种有哪些?中国入侵物种有蔗扁蛾别称香蕉蛾,属于鳞翅目辉蛾科,它原产于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已扩散到欧洲、南美洲等地。巴西木是其重要寄主植物。1987年,蔗扁蛾随进口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